两栖登陆舰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
两栖舰船,目前主要分为船坞登陆舰和两栖攻击舰,由于我们开发了05式战车。可以直接从登陆舰上下去高速冲滩,所以我们的072型登陆舰也算是两栖登陆舰。05式战车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服役的此类装备。
船坞登陆舰,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自身携带的各类登陆艇将各种轻重装备运送到滩头,船坞登陆舰强调的是投送能力,所以其特别强化了运载能力。一般可以搭载上千名作战人员以及上百辆各式作战车辆。有面积较大的飞行甲板,可以起降重型运输机进行垂直登陆或者是垂直运输。其外形看起来和一般战舰差不多。
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一样,都有船坞,也搭载有各类登陆艇,但是其外形看起来有点像航母,因为其同样采用了全直通甲板,弱化了登陆部队搭载能力,强化了载机性能,拥有大型机库,可以搭载数十架各类飞机或者是固定翼垂直起降作战飞机。利用载机来掩护登陆舰登陆,登陆作战时这两类舰船一般同时出现。
传统意义上的登陆艇通常具有特殊的船型和登陆装置,如平底、设置艏门及跳板等,可供人员、坦克、车辆登陆用,具有在岸滩直接登陆的能力,常用于近程由由岸到岸实施登陆作战的主要工具,登陆艇还可以作为由舰到岸登陆作战的换乘工具,输送登陆兵抢滩登陆。登陆艇的满载排水量通常在500吨以下,是运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直接抢滩登陆的两栖战艇只。按装载对象和担负任务划分,可分为步兵登陆艇、车辆人员登陆艇、机械化登陆艇、火箭登陆艇。按排水量划分,可分大型登陆艇、中型登陆艇和小型登陆艇。
大、中、小型登陆艇--大型登陆艇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200吨至500吨,续航力在1000海里左右,能装载坦克3至5辆或登陆兵数百名或100至300吨左右的物资;中型登陆艇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50至200吨,续航力100至300海里,可装载坦克1至2辆或登陆兵80至200名或20至100吨物资。小型登陆艇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10至50吨,续航力约100海里,装载登陆兵30到50名,或物资3到20吨。
2012年,中国海军完成了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综合研制立项工作,075型两栖攻击舰有着36000吨的排水量,可搭载28架直升机,配备了双1130近防武器系统和双HQ-10导弹武器系统以及新型电子战系统。
轮式装甲车和履带装甲车,哪种更好?
▲火力升级后的“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其是目前美军中型机械化部队的重要装备(图片来源于:网络)
轮式装甲车和履带装甲车都是现代带装甲车家族里的成员,其中现代轮式装甲车的优势是速度快,机动良好,通过性较强,特别是由于其战斗全重较轻,因此可以非常的方便使用运输机进行空中运输,且具备强大的公路机动能力。而履带式装甲车辆相对于轮式装甲车辆来说,其优势是越野性能较好,且拥有较厚重的装甲,因此本身也就拥有了相对轮式装甲车辆来说更好的防护能力。
▲美国的M2“布莱德利”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是美国陆军重型机械化部队的标配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对于现代地面作战部队来说,由于轮式装甲车和履带装甲车都具备相互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军事强国的地面作战部队一般都会同时装备这两种类型的装甲车,其中轮式装甲车主要配备给中型或轻型机械化部队,而履带式装甲车则配备给重型机械化部队,比如美国陆军就同时配备了M2/M3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以及“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
▲轮式装甲车辆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进行快速的空运,进而方便部署(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综上来说,轮式装甲车辆和履带式装甲车根本不存在谁更好的问题,毕竟这两种装甲车辆都各自具有各自的本领,也都能在对应的地面战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就笔者看来,同时列装这两种装甲车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从现在的装甲车发展方向上来看,轮式装甲车正在成为装甲车的主要力量。因为轮式装甲车有着履带式装甲车无法比拟的优点:造价成本低,后勤保障方便快捷,机动速度快,战损生存性好等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大致会有两个方面疑问,一是觉得履带要比车轮更加坚固耐用,二是履带式装甲车的越野性能要强于轮式装甲车。 首先大家都认为橡胶轮胎没有防弹能力,一枪击穿,车子就瘫了,随后就成为活靶子。
这几十年来,各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有丰硕的成果。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用了四种技术:1. 自封技术,就是在轮胎的内层喷涂一层高分子有机记忆合成橡胶材料。一旦轮胎破裂,这种材料会暂时堵住破口,保证轮胎能够继续使用一段时间;2. 支撑技术,主要是添加骨架材料、增大胎侧厚度、降低胎侧高度、使用内支撑体等等,保证轮胎没气还仍然能够行驶;3. 胎圈锁定技术,就是使用特种橡胶或者金属制成一个轮箍,直接安装在轮圈上。一旦轮胎被射穿以后,通过这个轮箍不让外胎脱落,同时改由轮圈直接受力,美军的车辆普遍使用这种技术,我军使用也很频繁。
4. 填充物技术,主要是在轮胎内部填充特种材料。这样轮胎承载能力更强、不怕刺扎、更为耐用,实战中,即便轮胎表面出现三成的损伤,轮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一段时间,缺点也是很明显,就是重量大、轮胎阻力大、生热大、行驶速度降低。而且轮式装甲车的轮胎及时有一半中弹,依然可以以很快的速度撤离战场。反观履带式装甲车,一旦履带遭到破坏,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进行及时更换,只能瘫在那里当活靶子。 再说一下关于越野能力的问题,轮式装甲车的越野能力确实不如履带式,比如翻越壕沟,过垂直墙,沼泽和泥泞的路面,大块的碎石路面,荒漠和多沙地区。这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就目前步兵的地位以及现代战争的作用来说,基本都是在战争末期扫尾加维护治安,像原先那种高地攻坚战已经基本看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轮式装甲车蓬勃发展的原因。
没有孰优孰劣,各有千秋罢了
轮式装甲车,重量轻,公路机动性好,速度快,且比较省油,缺点就是雪地和稻田等复杂环境内机动性差,且跨越障碍物,壕沟等能力较差,并且对一些地雷的防御上就要稍逊一筹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低廉。
履带式装甲车就刚好与之相反,重量较大,油耗高,速度较之轮式装甲车要慢上一些,不过优点就是对一些复杂地况的通过性较好,并且履带有摩托时,耗损较大,所带来的就是腿短且价格高昂。
所以从一般情况来讲,轮式装甲车一般用于快速机动部队,比如伞兵,特种部队,海陆特战队等快速反应部队,履带式装甲车就是重型装甲集团了。
哦,对了顺带一提,如果比较关注军事发展了军迷就会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对履带式装甲车的发展明显减缓,着重开发机动性更强的轮式装甲车。
对军用特种车辆而言,轮履式之争由来已久,众说纷。无论是从结构技术上还是从主要战技性能指标上讲,轮式与履带式战斗车辆均有较大的不同。自80年代起,对轻型战斗车辆的驱动型式的选择始终有较大的争议,这是一个公认的两难扶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30t战斗全重之内的战斗车辆的比重将向轮式装甲车辆倾斜已经是发展的必然。
国外轮式装甲车辆的大发展始于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公路网已具规模,建立快速反应机动部队的地理条件已经具备,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为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全部装备轮式装甲车辆而单独编成的摩托化装甲部队将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轮式装甲车辆的优势在于:它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比较低(轮式输送车是履带式的60%甚至40%),公路机动性较好,战略机动能力较强。因而轮式装甲车辆陆续大量装备部队,其中法国的VAB系列车型和瑞士的“皮兰哈”系列车型的装备数量分别逾5000辆和4000辆。而且其总体成本能保持在较低水平;依托已逐渐形成的轮式装甲车辆设计理论体系,使得总体战术性能在迅速提高;车体高大、综合空间利用效果差、越野机动能力低等致命缺陷也正在改善或得到妥善解决。
1993年3月,法德联合实施GTK/VBM计划,至1996年初,英国参加,最终形成了CGTK/VBM/MRAV计划组合。荷兰于1997年4月加入,比利时和丹麦也准备参与。8x8车型由于越野机动性强,可配装多种重型武器装备,并有提高装甲防护的余地,因此,将是一线轮式装甲车辆的主要车型。
欧洲各国军方已把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法国的VBM ( 1990年起动,准备用3000辆新型车代替现役的AMX-10P履带式车辆和VAB 4x4)、德国的GTK (1991年起动,准备用3000辆新型轮式装甲车来取代部分TP26x6和M113)、英国的MRAV(多用途轮式装甲车,用来替代FV432.“萨克逊”及CVR (T)车族中部分装甲车)计划均表明了此种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