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笔点酷玩。2025年装机,2K高刷显示器1000不到就能买台不错的,屏幕挂灯也能两三百整一套。然而这里面有个很让人闹心的问题:那就是你买的挂灯很可能不匹配你的新显示器,只因为后者是“驼背式”设计。

不怕驼背,就拍挂灯
几年前开始流行的屏幕挂灯,主打的是“光照均匀铺向整个桌面+不会造成屏幕炫光放射+灯具悬空不占地”。它的灯头“不对称光路”的创新设计是重点,灯座夹具的通用适配性也有一定考虑,只不过还停留在若干年前流行的直面背板的世界中。如今显示器升格导致背板“畸形”、“变驼背”,挂灯的夹具就开始吃不消、夹不牢固了。

如图所示,凸起的曲面会让很多型号的挂灯夹具严重打滑,灯体重心偏移,灯光铺面也会大受影响。

不做一些DIY调整无法恢复正常的照明角度。

我大致考察了目前的挂灯市场,能做到“通用稳挂”的挂灯几乎不存在,很奇怪为啥厂商对这样的刚需视而不见,或者说厂家并没打算认真投入精力做适配。就连屏幕挂灯专利的大品牌明基也似乎暂时没有完美匹配的型号,到底是因为挂灯受众群体过小不被重视,还是大家都习惯用“公模”偷懒呢?

要知道,这些“驼背不适配”的挂灯还顶着“人体工学”的名头呢。
上图出镜的显示器,背面有斜面的是联合创新27M2U,现已绝版,但新出的27M2U-Pro结构没什么变化,大多数屏幕挂灯也会遇到相同的难题。
另一款背面有曲面斜坡的、自带LED电竞灯带的显示器,是雷鸟的U8 MimiLED 4K显示器(R27U81,27英寸160Hz高刷),背面的曲面坡度几乎可以挑战所有屏幕挂灯的“软肋”。
我的“驼背挂灯”应急方案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如何在不追加更多成本的前提下让手里的3台挂灯能够像挂在“直背”显示器上那样,稳稳地夹/挂在“驼背”显示器上。此前我也写过相关的文章预告。这期间我陆续想出四个方案都很别扭。

最后这种方案也不是很满意,但至少可以凑合上了。你需要的只是2小块纳米双面胶条。

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如何使用2块胶条让灯座夹具恢复原本的稳定状态。
其中一块双面胶条贴在背夹支撑位置,增大摩擦力,解决因为驼背受力支点、受力方向变化产生的打滑问题;

虽然背夹靠近驼背的支点固定后不再打滑,但受力方向的变化会将夹具上部横梁部分,从规定的“与显示器上框平面平行”,变得有些倾斜角,所以这里需要第二块纳米胶条来保证“横梁”的平行。

注意,胶条要有一定厚度,这样才会让平行面抬高几毫米,改善原来的“驼背不匹配”状态下的受力方向,从而保持支架和灯体的稳固安装。

此外,胶条太小影响粘力,太大会影响美观,所以你可能要考虑购买胶条的品质,剪贴时也要事先测量,甚至反复尝试再确定位置。

这类胶推荐选择品牌口碑不错的,我自己买的是大卷的,性价比高一些。如果你用量不大,直接买单片的也可以。需要注意的一是厚度,太薄的不行;另一个是黏度。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不留痕,粘上去可以保证固定,拿下来时不会太辛苦——以不刮花显示器为前提。
不可抗拒的遗憾
这种方案的最大缺点就是胶粘固定时间久了会留下胶痕——虽然纳米胶是号称不留痕的,可能对抗夹具力度的胶粘力度必然会留下胶痕。因此可能会造成今后拆卸时的清洁难题,或者会在揭开胶面时刮花显示器边框。
而且之前挂灯是可以随意拆装挪动的,现在变成挂上就不能动了。怎么想也不舒服。
使用双面胶条改善夹持界面,就能提升挂灯稳定性,这么不尽如意的荒DIY方案恰恰暴露出显示器厂商工业设计的思维缺陷,为什么你不提前做好“挂灯友好型设计”呢?

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技术突破,只需在顶部预留15~20mm的平整过渡区,啥挂灯都能适配,不是更好吗?
理想很丰满,但想让所有显示器厂商达成这个共识,并不容易。因为显示器厂商不会管你挂灯好不好挂,毕竟挂灯不是必需品。
而挂灯厂商似乎也不肯花大力气做什么“全适配”的创新。创新是需要消耗财富的。我一个两三百的灯具瞎折腾什么呢?某些挂灯干脆送用户两块3M胶,自己粘去吧!

给厂家的建议
尽管你们可能不会接受,我还是想给显示器厂商和挂灯厂商提一些设想。
比如,能不能考虑把挂灯支架做成通用模块,遇到驼背显示器,我不用换灯头,只换支架模块就行?
再如,生产“驼背”显示器的厂商能不能贴心地附赠一个适配模块,使用这个模块之后,所有挂灯就能像“直背”显示器一样稳稳安装了?
技术层面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只因不赚钱就把烦恼转移给消费者,真的很遗憾。有没有高瞻远瞩的厂商下场,推动这一个似乎并不起眼的“变革”吧,我会狠狠地夸你的。
是时候结束这场显示器与挂灯的“脊椎战争”了。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