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生长。电脑配件市场也不例外。
按理说,老鸟已在年底的黄金期抄底,年后高位接盘的只有刚需小白。
君且见,英伟达春风又度玉门关,AMD田忌赛马黄雀在后,英特尔半路逆袭先下一城。
三年一度的新品季,前所未有的的竞争格局,Ai赋能的性能新路径,给消费显卡市场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风起云涌。
200元-
性能低于锐龙5600G APU的独立显卡,已无统计必要。
1080p下通吃腾讯全家桶、畅玩休闲类单机,在三奶备用机上吃灰、父母用机上播视频打棋牌,就是这个价位显卡的归宿。
GTX 750 Ti的二手神话早已远去,近三年统治该区间的,是“LOL神卡”GTX 960 2GB和“赛博盲盒”RX 470D
GTX 960 2GB的价格波动巨大,节前 180元包邮,甚至能蹲到索泰、微星的ITX;节后飚到230元,200元能谈下来的极少。
RX 470D的价格就稳定很多,性能更强,开核后与RX 570一致;只是大浪淘沙,成色较好的个人用卡,需要耐心。
推荐:
【办公室划水党】“史上最强50型号”GTX 950 2GB,Dell/影驰 LP不插电版优先,普通版核心降压0.1V也能无供电使用
【普通用户】GTX 960 2GB,优先ITX短卡,如华硕、微星、索泰、影驰、技嘉、EVGA、iGame
【图吧老鸟】RX 470D 4GB,认准8Pin供电、非单接口的蓝宝石白金、超白金
200-400元
教坊司内得知己,丽春院里觅同心
都是三世为娼,哪来那么多的李师师,柳如是。
得加钱。
要么知矿买矿,只要588,图一时欢愉。
要么精挑细选,560XT或是970里,得一良善厮守。
要么另辟蹊径,1063的价格,享1066的乐趣。
推荐:
【网游玩家】GTX 970 或 GTX 980,优选T1旗舰或次旗舰型号
【图吧老鸟】RX 560 XT 4GB,首选蓝宝石白金、超白金;迪兰X战将、酷能,需到手升级UEFI GOP
【图吧骨灰】Dell/HP/lenove GTX 1060 3G,必须让卖家拍一下裸露的显存,三星 K4G80325FB-HC25 六显存版才能刷成 6GB,跟绿色/黑色PCB、微星/富士康代工无关
400-600元
不推荐此价位的任何二手显卡,GTX 1060比春晚的岳云鹏更腻味。
预算卡在这个区间的,可以尝试去下一个档次碰运气。
态度够诚恳的话,可以在600元以内刀到一张GTX 1070、RX 5600 OEM、RX 5600XT,甚至是GTX 1070 Ti的丐版。
600-800元
性价比而言,初代navi架构的RX 5600XT、RX 5700、RX 5700 XT优势明显,即便挖过以太B、故障率也不高。
GTX 1070 Ti和GTX 1080 驱动稳定,供电散热更加豪华,8GB显存应对3A、2K和超采帧生成,更为从容。
GTX 1660S/1660Ti的溢价,体现在功耗低、制造新,晚了4年左右出厂,350W 6pin电源轻松带飞。
推荐:
【普通用户】GTX 1070 Ti / GTX 1080
【图吧老鸟】RX 5600XT / RX 5700
【办公划水】GTX 1660 Super / 1660 Ti
800-1000元
RX 6600 和 2060S/2070 冤家对头,比着涨价。
到了这份上,显然RTX 2070更合适,未来还能享受到DLSS4的超分采样功能
二手RX 6600再加150,已经可以买到全新的联想拆机RX 6600 LE (LE=lenove 专供),还没有矿卡的风险。
不会淘二手的普通用户,预算终于可以买到像样的新卡了
旌宇的RX 5600 miniG系列,采用了撼讯的库存12层PCB,还有12GB魔改显存版可选,支持三年个人送保,作为一块ITX短卡,物有所值。
推荐:
【图吧老鸟】RTX 2060S / RTX 2070
【普通用户】RX 5600/5600XT miniG 6GB/12GB 或 二手 Arc A580 8GB
1000元-1500元
预算上千,2K游戏是刚需。
多年没有新卡覆盖的该价位段,两张2025年新卡,预计会在下半年降至1500:Arc B570 10GB 和 RX 7650 GRE 8GB
前者1799元上市,和2049元的B580比,以12%的价差、拉开了13%的性能差。实际行情,B580丐版价格已经低于1850元,B570还在羞答答的1700元出货。
新卡卖不动,二手跪着求。
后者作为RX 7600的马甲,以2099元高价悄然上市,半年必腰斩。
尤其是RX 7600尾货,年前不超1200元清库时;只是被某些线上店铺包断了,只能整机购买,零售单卡买不到(zz评测)
买得着的零售新卡,忽略RTX 3050全家桶乐色,能买到的有:
RX 6600 LE 联想包断的尾货芯片,除开联想拆机卡、还有好利好代工的昂达
RX 6600 XT/6650XT 速驹倒闭,芯片被好利好包断,生产的昂达、西风、旌宇之流
intel初代独显全家桶,包括Arc A580/A750 8GB,以蓝戟、撼与、惠科为主。
intel显卡的做工、用料、外观碾压般的存在,新装机或平台较新的用户,电源功率足够的情况下,选A750 8GB肯定没错。
截稿前的凌晨,某海鲜市场刷到了某家intel至尊地带店,那没啥好说的了,B570已无敌,买!
单论二手,RX 6700XT 12GB 销量担当,RX 6700 XL 10GB 性价比之王,Arc A770 16GB 后生可畏
该价位唯一的16GB显存,二手A770有可能会涨价;要知道本地部署AI 大模型,显存是刚需。
至于各种Titan X/XP/X Pascal、1070/1080/1080 Ti/RTX20系公版涡轮卡,都是无尘机房出来的炼丹卡。
以太坊挖K仅烤显存,炼丹计算卡都是满负荷双烤,看着干干净净,实似大圣残躯,六根全无。
推荐:
【等等党】Arc B570 10GB > RX 7650 GRE 8GB
【装机刚需】Arc A750 8GB
【二手党】RX 6700 XL 10GB > Arc A770 16GB > RX 6700XT 12GB
1500-2000元
年前抖音商城18xx元的促销价,犹如闺梦了无痕,随着4060大幅减产,已不可追。
AMD这边,6750 GRE 12GB、RX 7600、6750 GRE 10GB相继停产,6750 GRE 10GB的尾货,从黑猴发布前的最低15xx,一路涨回17xx
青黄不接之时,intel去年底发布的Arc B580 12GB,当仁不让的站上了舞台C位。
双扇丐版的渠道零售价,实际已经来到1850元以下,个别弱势品牌甚至低于1800元。
这种价格,别提市场空窗期,即便RTX 5060、RX 9060发布后三个月内,都具备优势。
而当下?无论零售二手,找不到对手。
二手3070?百分之千的矿卡
二手6800?百分之百的矿卡,外加GPU皲裂的制造缺陷
西风3060 Ti?从倒闭的EVGA接手的GPU,性能、颜值、做工比不了。
B580这卡,我自己在用。
低温、静音、又有设计感,190w-220w的TBP整卡功耗墙,纯粹是为超频留出的冗余,游戏功耗基本都在150-165w之间;55℃的风扇启停设定,日常游戏温度仅为58℃。
以前没得选,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买矿卡么?
推荐:
Arc B580 12GB,蓝戟 源系列或光系列
2000-3500
自从英伟达主导显卡市场开始,甜品级显卡多在这个价位区间。
这将是厮杀最为惨烈的主战场,深知这一点的老黄,在RTX50系产品中,取消了RTX 5060 Ti的8GB韭菜版。
A、N两家都在减产清库,积极备战,就目前信息而言,各家参战阵容如下:
【nvidia】RTX 5060 8G + RTX 5060 Ti 16GB
【AMD】RX 9060/9060XT 12GB + RX 9070 16GB
【intel】Arc B580 24GB + Arc B750 12GB/24GB + Arc B770 12GB/24GB (B770 24GB不一定在这个价格区间)
几点预测,供看官一乐:
此价位的N卡,2K光栅性能、乃至光追性能会被反超
能耗比,N卡会被追至只差一个身位
DLSS4的AI多帧生成,会是N卡的最后护城河
intel如果产能跟得上,今年底市占率能从0%到10%
5060在装机市场的保驾护航下,仍会是销量王。
但凡有4K游戏诉求的,8GB显存直接pass,都会咬牙上5060 Ti 16GB。
作为A粉死忠,博主对navi架构最后版本不抱任何期望,intel B770的最终性能更让我感兴趣。
intel不搞专业计算卡、全系双显存版本发售的策略,在AI大模型开源化、蒸馏化、本地化、去CUDA化的大背景下,会赢得市场的。
现在出手,买谁都不合适,买谁都会背刺。
【4K刚需】RX 7700 XT 12GB
3500元以上
16499元的5090D 嫪毐进宫,8299元的5080 游戏平替4090,549美元的5070 香气扑鼻。
只可惜,5090/5090D空气发布,5080黄牛堵门,谁也原价买不到。
以5080的规格,传说中的备货量并不少,一两个月后应该能恢复正常供应,毕竟16GB显存,只有臭打游戏的买。
5070的溢价时间应该会更短,RX 9070/9070 XT会紧跟发布,价格和性能据说有惊喜,针锋相对。
根据linux内核驱动泄露,intel仍有三款新型号待上市,除开意料之中的B750、B770,也许这代会有更高端的B780?
一起给老黄上上强度,就能有更多人用上便宜的5070,这已是普通家庭配置的天花板了。
更何况,A卡的首发定价,总是那么普通又自信。
让子弹多飞半年。
总结
RTX 5090D 同比 RTX 4090
晶体管数 +20.5%,晶圆面积 +22.2%,核心数 +32.8%,显存带宽 +77%,功耗 +27.8%,售价上涨25%
4K分辨率下,光栅性能提升30%,光追性能提升41%,AI性能提升50%
就规格而言,RTX 50系是40系的“大面饼”版,粗暴升级,力大飞砖。
以理念而论,RTX 50系是颠覆性的,自此以后,游戏画面不再是逐帧渲染出来的,而是渲染+预测,真一假三,用AI极大的减轻了计算负载。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中考特招前的尖子突击班,每天以考代学;为了在一节课内多刷几套卷子,政治老师允许简要答题,学生一句话结论 + 每项一个关键词,完整内容老师自行脑补后判卷。
方法行之有效,省重点的特招考试,政治几乎人人满分。
老黄也就此跟世人摊牌:摩尔定律早已在显卡领域失效,六年翻一倍的性能提升,远远跟不上显示技术的一日千里。
8K显示器、电视机早已商业化,如今的旗舰显卡却仅能满足1080p原生画质下流畅运行虚幻5游戏。
硬件提升没有出路,只能在算法上另辟蹊径。
自此开始,大显存、AI超分采样、AI帧生成,成为新的购卡三要素;2025年以前AI性能孱弱的旧架构硬件,已是历史。
既见未来,为何不buy?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