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 NVIDIA RTX 50 系列显卡的发布,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新特性。RTX 50 系列显卡采用了全新的 Blackwell 架构,引入了第五代 Tensor 核心和第四代 RT 核心,支持 FP4 浮点运算精度,显著提升了 AI 算力和光线追踪效率。此外,GDDR7 显存的加入进一步优化了显存效率,而 DLSS 4 技术则为游戏性能带来了质的飞跃。作为NVIDIA的AIC,索泰旗下也同步推出了全新的SOLID系列显卡,本次参与评测的RTX 5080 SOLID OC显卡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还在散热与设计上进行了诸多优化。闲话少叙,下面就进入评测环节,看看它是否能满足我们对高性能显卡的期待。
显卡基本参数概览
SOLID为索泰RTX 50推出的全新系列, 配置、用料、散热与旗舰型号AMP EXTREME INFINITY一脉相承。以本次评测的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为例,采用 全新一代 NVIDIA Blackwell 架构,搭载GB203 核心。拥有10752个CUDA核心,加速频率为2640,16GB 超大容量GDDR7 显存,显存频率高达 30Gbps,配备旗舰级ICESTORM 3.0散热系统。
外观设计:全新风格,硬朗实用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采用全新的灰金配色,造型硬朗而方正,彰显低奢耐用的风格。正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颗直径为9厘米的环叶风扇,轴心中央配有金色标识。导风罩由高强度新型复合材料制成,表面采用交叉斜纹栅条设计,中央位置以暗金色线条划分,并点缀同色“ZOTAC GAMING”字样,整体视觉层次丰富且充满立体感。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的块头还是比较大的,体积为329.7mm x 137.8mm x 67.8mm,主要是索泰最新的ICESTORM 3.0散热系统,敦厚扎实的散热模组厚度达到了3.5槽(越肩),巨大的散热模组同时也带来可靠的散热性能。同时显卡的中框(PCB板上方的一圈香槟金色框体)使用高强度合金压铸成型工艺,具有超强的抗扭、抗压能力,防止显卡变形,提升显卡整体结构强度。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的顶部为半开放型设计,导风罩和中框之间露出了排布细密的散热鳍片,框架四周都做了切面弧形过渡处理。顶部左侧为“GEFORCE RTX”LOGO铭牌,底部区域使用金属拉丝处理。右侧为RGB LOGO灯,顶部中央位置带有幻光同步接口,连接至主板灯光后支持顶部的1600万色ARGB灯光同步效果。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的供电接口布置在近中央靠右的位置,采用ATX 3.1规范12V-2X6 16P镀金供电接口,反向电源接口设计,更便于用户插拔。电接口旁边设计有一颗隐藏式供电指示灯,线缆完全插入后会亮起,若不到位则不启动。供电接口的左侧则为一键BIOS切换按钮,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在静音和强效两种散热模式随意切换。
作为高端显卡的标配,金属背板肯定是不可缺少的,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采用了高强度合金材料铸形而成的金属背板,增加显卡结构强度,并能辅助散热,提升静电防护能力。右侧尾端采用了大面积的镂空和等比例大小的钻石状开孔,不仅增加了美观度更是提升与显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散热效果。显卡的尾端同样做了栅格化的镂空处理,进一步优化气流风道,合金中框预留了三个螺丝孔位,用于安装显卡支架。
接口方面,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和公版RTX 5080一样,配备了3个DP 2.1b接口和1个HDMI 2.1b接口,其中DP 2.1b接口支持UHBR20连接,峰值传输带宽可达80Gbps,可以在无DSC的情况下支持4K@240Hz画面输出。
内部拆解:高效散热,豪华用料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采用迭代升级的 ICESTORM 3.0 散热系统。采用贯穿式散热设计,使风扇风流可以垂直穿透鳍片,形成全方位立体散热风道。左右两组风扇,能独立控制每组风扇,实现对噪音和温度的精准控制。同时支持风扇智能启停,在显卡负载较低时风扇自动停转,达到节能、降噪和延长使用寿命。
9cm的环刃风扇采用高强度新型复合材质,增加了环形导流风罩,叶片曲率和结构稳定性均得到了优化,在保证噪音的前提下,提升了风量、风压和垂直风流穿透力。
将显卡拆解后可以看到硕大的散热模组,内置巨型VC均热板,完整覆盖GPU核心,接触面做了镀镍和镜面处理,贴合更紧密,导热更均匀。7根6mm镀镍复合热管搭配密集散热鳍片阵列,显存和供电模组等主要元器件对应位置配备了特制垫片,保证散热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散热模组的导热垫片刚好位于合金中框位置,借助合金框架传递热量,而GPU及显存散热则是通过均热板,将两者进行介质分离,提升整个散热模组的散热效率。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的背板对应PCB的位置都覆盖了绝缘层,有效提升电气性能的稳定性。显存和供电模组对应位置同样配备导热贴,双面导热部署将散热效果最大化。
索泰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显卡的PCB长度和5090D几乎一样,PCB为单面设计,元件布局紧凑分布合理。采用14+3相供电规格,所用的MOSFET来自于MPS的MP97993。采用全贴片式的固态电感,并采用散热器紧压设计辅助散热,大量的POS CAP对供电进行后端滤波,达到更纯净的GPU和显存供电效果。
在PCB的中间是GPU核心GB203-400-A1,在GPU核心周围共有8颗三星显存,每颗容量为2GB,位宽为32-bit,组成256-bit/16GB的规格。
性能测试:DLSS4加持,性能全面提升
显卡:索泰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CPU:AMD R9 9900X
主板:微星 MPG X870E CARBON WIFI
内存:宏碁掠夺者 星舰 DDR5 6000 16GB*2
SSD:西部数据SN850X 1T
电源:微星 MAG A1250GL PCIE5
散热器:微星 MAG CORELIQUID M360
裸平台,环境温度18℃,所有测试环节均在4K分辨率下输出。
理论性能测试
以3D Mark作为显卡基准性能测试,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个项目分别测试的是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1080P分辨率、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两个项目则是显卡在DX12游戏中的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SpeedWay和Port Royal是测试的显卡实时射线以及光线追踪的性能指数。得益于RTX 50系列显卡的全新Blackwell架构,相较于前代产品,性能提升相当明显,在光线追踪和复杂渲染等任务中,表现尤为突出,测试成绩基本领先上一代4080 近20-40%。
DLSS 4性能测试
全新Blackwell架构专为DLSS 4的多帧生成功能而设计,其核心优化在于集成了更大吞吐量的Tensor Core、增强的Flip Metering技术,以及优化的AMP(AI管理处理器)。这些改进协同工作,赋予了DLSS 4多帧生成两大显著优势:AI模型运行速度更快,且显存占用大幅减少。尤为重要的是,该架构仅需一次渲染即可高效生成多个帧。相较于传统渲染技术,DLSS 4多帧生成的引入为玩家带来了游戏帧率的显著飞跃,最高可提升8倍,性能增强效果立竿见影。然而,Blackwell架构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大幅提升性能的同时,DLSS 4还致力于提升画面质量,使得游戏画面更加精细,为玩家营造了一个更为逼真、沉浸感更强的游戏世界。
在3Dmark NVIDIA DLSS最新版本中可对DLSS 4性能进行测试。分别对DLSS4 Frame Generation2x、3x、4x、DLSS 3和关闭Frame Generation状态下进行测试对比。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开启DLSS 4 后性能急剧飙升,提升达到近500%
游戏性能测试
首先选择了2款支持DLSS4 的3A 游戏:《赛博朋克2077》 和 《心灵杀手2》,从实测情况来看,开启DLSS 4 后,显卡能够实现更高的帧率,同时保持画质的完整性,高帧率给玩家带来畅快的游戏体验。
当然,即使没有DLSS4的支持,目前主流的3A大作在4K高画质下基本毫无压力,即便是对显卡性能要求最高的《黑神话:悟空》,也能保持在65fps以上水平,4K分辨率下轻松畅玩。
AI性能测试
全新Blackwell架构相比上一代SERe提升了2倍,混合负载处理速度更快。第四代RT核心和Tensor核心的升级,使其在光线追踪和AI计算方面表现出色。FP4性能更是翻倍,达到1801TFLOPS,在Procyon AI 图像生成和文本生成测试中,性能表现出色。
散热温度表现
得益于ICESTORM 3.0散热系统,待机温度为41℃,风扇待机停转。Furmark 满载运行30分钟后,GPU功耗稳定在360W,核心频率2602MHz,温度65度,风扇转速1800RPM。
总结:实用可靠,全面满足需求
索泰 GeForce RTX 5080 16GB SOLID OC 显卡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出色的散热设计和精致的外观,在新一代的 Blackwell 架构的驱动下,带给了消费者极致的性能体验。在 DLSS 4 技术的加持下,能够轻松应对 4K 分辨率下的高帧率游戏需求,轻松驾驭市面上的所有3A大作。它更是以实惠的价格提供AI 算力,非常适合图形密集型的生产场景。同时在功耗和散热方面,配备和旗舰型号一致的ICESTORM 3.0散热系统,在显卡满载状态下的散热表现十分出色,使其在长时间连续极限工况下可以稳定运行。对于预算在万元左右的高端玩家来说,索泰 RTX 5080 SOLID OC 无疑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