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收拾老家房子,发现抽屉了有一块CPU,打开一看,给了个小惊喜,是一块i7 2600。 查了一下资料,它发布于 2011 年 ,基于 Sandy Bridge 架构,采用 32 纳米制作工艺。
在同期产品中,i7 2600 凭借四核心八线程的设计、3.4GHz 的初始主频(睿频可达 3.8GHz)以及 8MB 的三级缓存,性能表现十分亮眼,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多任务处理场景。
在面对一些日常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 等的启动与运行时,能够迅速响应,让你在打开文档、制作表格时几乎无需等待加载时间。当开启睿频加速技术 2.0 后,主频可提升至 3.8GHz ,比如在运行 Adobe Premiere 进行视频渲染时,睿频后的 i7 2600 能明显加快渲染速度,原本可能需要数小时的渲染任务,能节省不少时间。
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 ,并通过超线程技术实现八线程同时工作。在多任务处理方面优势显著,你可以一边使用 Photoshop 进行复杂的图像编辑,一边在后台下载大型文件,还能同时打开多个网页查阅资料,各个任务之间互不干扰,流畅运行。
i7 2600 采用 32nm 制作工艺 ,这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技术。与之前的制程工艺相比,32nm 工艺使得芯片上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功耗。从实际使用来看,在相同的负载下,i7 2600 的功耗明显低于采用更老制程工艺的处理器。
目前京东上是券后189 ,淘宝上也是180多元,当时花了两千多买的,后来换电脑的时候没舍得卖,擦干净收藏起了,现在是不值什么钱了。把老电脑清清灰,重新装起来,竟然还能开开机,安装上win10系统,看一下配置如下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里, 下一篇将简单评测一下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