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巨头如何打破AI 芯片垄断?近年来,全球AI芯片市场中一直被英伟达等少数巨头所垄断,这导致工业和科研领域对这些公司的依赖性极高。然而,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不断崛起,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通过自主研发高性能AI芯片、强化产学研合作和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中国正逐渐在AI芯片市场上取得突破。
当前,中国在AI领域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壁仞科技与清华大学合作,大大提升了AI芯片的性能。通过Infini AI 服务平台,这些国产芯片为中国的新公司提供了急需的计算力,使它们的AI算法能与国际水平比肩。壁仞科技的芯片在训练大型语言模型上的表现尤为出众,实现了性能的近乎翻倍。此外,该平台不仅采用国产芯片,还兼顾英伟达和AMD等外资芯片,从技术层面形成了多种芯片的共存格局。
此外,中科院AI芯片的“弯道超车”战略也备受瞩目。通过探索全新的技术路线,如3D Cube技术和多精度适配,中科院实现了超高性能和低功耗的AI芯片设计,逐步打破了美、日、荷等国家的技术封锁。这些芯片在性能、功耗、集成度等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还有望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自2019年起,美国不断对华进行芯片封锁,但中国企业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构建起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北京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智算平台为例,它们引入了完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强化了自研AI芯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特别是华为云提供的昇腾AI云服务,凭借CloudMatrix架构和全栈AI工具,实现了大规模算力集群和高效的模型训练,大大降低了研发和应用成本。
在国际合作方面,英伟达与中国科技产业密切合作,为中国市场提供强大的GPU性能支持。不过,与此同时,美国芯片巨头Intel的介入也为中国芯片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Intel 甚至表达了对中国deepseek项目的支持,使得deepseek可以更好地兼容国产和国外多个品牌的AI芯片。此外,AMD也在努力分食英伟达的市场份额,积极推动国产芯片在全球应用中的崛起。
华为在AI芯片领域的成就同样不容忽视。其昇腾系列凭借达芬奇架构,突破传统芯片在并行计算和能效比上的瓶颈。通过支持多种精度计算和实现全场景覆盖,昇腾系列在众多AI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例如,在云计算、物联网和边缘计算领域,昇腾系列有效解决了很多AI算力需求。华为的产学研合作也非常广泛,推出了全面的开发者支持计划,大力推动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降低了研发门槛,助力更多开发者参与到AI芯片技术的创新中。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又为国内科技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通过与英伟达合作的战略伙伴,如工业富联、中际旭创和胜宏科技等,中国AI芯片产业链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多个中国企业通过这一合作不仅获得了最新技术,还在技术转移和自主研发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样的合作增强了中国芯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它们能够在全球AI市场中与英伟达、谷歌和博通等国际巨头展开正面竞争。
中国的AI芯片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多方布局,逐步打破英伟达等少数巨头的垄断地位。虽然挑战重重,但中国芯片企业的不断努力和进步,正使中国在AI芯片领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通过自主研发、政策扶持和合作创新,中国AI芯片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