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家PC厂商都在台式机产品上往MODT这个方向发力,即台式机产品搭配移动端处理器,而如今随着移动端处理器在规格、能耗比这些方面都有比较长足的进步,各家厂商们也都在陆续推出MODT方向的主板、准系统、迷你主机等各路有趣的产品。
在下作为AMD的忠实粉丝,借着这股东风我也来继续更新迭代自己的主机,这次我把目光锁定在了核心规格以及性价比都非常突出的R9-7945HX上,在一众产品中我最终选择了铭凡家MODT系列的BD795i SE主板和7L小主机机箱795S7,在2025年给自己装个新机。
首先列出最关键的配置和整机价格信息。
板U套装:铭凡BD795i SE + R9-7945HX
机箱电源:铭凡7L迷你主机,含400w电源
显卡:技嘉GeForce RTX 4060 OC Low Profile
内存:Crucial 32GB(16GB x 2) 5600MT/s @5200MHz
硬盘:东芝XG7 1TB
WiFi:Killer AX1675x
最终不到6000块的价格DIY了一台仅仅7L左右大小的小巧主机,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先来看看这块铭凡的最核心部分——BD795i SE主板,我觉得它这部分是它比较精髓的地方,先阐述总结观点的话,那就是“它既有优秀的ITX机箱兼容性,7945HX这颗CPU又有优秀的百瓦左右的性能表现,同时用户选择它还不用为CPU散热过多操心”。
从主板尺寸来看,它是一块非常标准的17cm x 17cm尺寸的ITX主板,如果你是单独买主板的话,它也可以兼容到很多ITX机箱内;这块板子配备了双PCIe 4.0x4速率的M.2 2280 SSD接口,双SO-DIMM DDR5笔记本内存插槽(配合这颗7945HX内存的最大运行频率为5200MHz,容量最大可以支持96GB),靠近M.2硬盘接口的一侧,还预留了一个M.2的WIFI网卡接口,我这个BD795i SE主板需要用户自行置办WIFI网卡(随机附赠的只有WIFI安装配件),远端的一侧则是PCIe 5.0 x 16的显卡插槽,挺良心的直接给了个所谓的满速显卡插槽~~
另外,经实测,对于购买我这个主机套装的用户,自行加装WIFI网卡还是需要将主板先拆下来的。
再多说几句这块板子,我觉得它还是相当有特点的,标准尺寸同时一块尺寸不大的下压散热就能搞定100w功耗的16核7945HX(后面会有测试),这就说明它可以比较轻松的在各种不同的小巧ITX机箱中兼容;标准的单8Pin CPU供电以及24Pin主板供电也能兼容市售的各类电源。
主板上标配了三个4Pin风扇接口,除了一个留给标配的CPU风扇,如果用户单独买主板装在其他机箱上,靠近主板外侧的两个风扇接口可以留给机箱风扇用;像主板上给前面板预留的USB、音频、开关机键、指示灯相关的接针也都是标准规格且位置都放在了主板的最外圈,可以说是非常利好DIY玩家了。
再有就是BD795i SE这块板子的M.2硬盘位安装孔设计的有点意思,它并没有采用过往大家一贯认知的SSD螺丝的方式做固定,而且选用了一种类似“免工具安装的按扣”式的塑料件,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拆装机时细小的SSD螺丝意外滑落卡在主板某个旮旯或者丢失的问题。
再来看看铭凡这个小主机,相较于主板,整个套装机箱电源部分更像是一个“搭子”;当然啦身为搭子也不影响它同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这个主机仅有7L左右容量的大小,这个尺寸其实没比我手头上的私有云存储大多少,这也算是众多迷你主机里面既能兼顾后期主打独显性能方向的扩展性又能严格控制机身尺寸的产品之一了。
机身前面板处有1A+1C+3.5mm耳机接口的配置,开机/重启键也是标配,下面还有MINIS FORUM的品牌文字LOGO,另外如果咱手动拆下前面板,就在文字LOGO旁边的格栅处,还可以安装一枚8cm规格的风扇为机箱内部提供辅助进/出风。
机身后部的接口配置更加丰富,2个USB 2.0 A口,2个USB 3.2 A口,全功能Type-C,HDMI2.1,DP 1.4,2.5G有线网口以及一排音频接口,这里还预留了WIFI天线的位置,同时旁边还给配了一个Clear CMOS的小按钮。
机身底部预留了进出风孔位并配备了比较厚实的防滑脚垫,毕竟这个机器是支持安装一个半高独显的,这里还是要给显卡进风留出位置来;另外就是机身背部并没有做任何的通风孔同时也没在盖板上额外增加防滑脚垫,其实冲前面的机身前面板文字LOGO的方向来看,厂商似乎也并没有计划让这个机器平躺着摆放。
再看机身内部,这个7L的主机内标配了一颗400w电源,根据这个CWT GPF400P的型号查询,它带80Plus铜牌认证+十万小时MTBF无故障工作时间认证,用在这个主机上足够了。
为CPU散热的则是一个下压散热器+9cm风扇,为提升进风效率,这个风扇上额外套了一圈海绵材质的导风罩。
受限于整机尺寸,铭凡这个795S7小主机只能兼容半高显卡,综合考量兼容显卡的尺寸、400w电源的总功率以及标配单8Pin的GPU供电线,至少截止到2025年2月份,游戏创作两不误的选择应该是只有半高RTX4060这一个选择了;当然啦,因为这块板子给的是PCIe 5.0 x 16的显卡插槽,随着后面RTX50更多新显卡陆续上市,未来还是有更高上限的DIY空间的。
主板和显卡相继塞入机箱后,整机内部还是相当饱满的,配合机身标配的一块盖板挡住部分电源线材,整体看还是相当规整的。
下面就是喜闻乐见的性能测评了。
在过往的时间里,7945HX无疑是当红炸子鸡,众多厂商都用这颗处理器做主打性价比路线的游戏本产品,论性能,它约等于严格控制能耗曲线的BGA版本的7950X,在100w功耗的前提下甚至可以爆杀我手上的这颗150w+功耗、同为16核32线程的桌面端R9-5950X,横向对比其他移动端处理器以及同价位段的桌面端处理器,7945HX同样是拥有第一梯队的性能表现。
在单烤FPU环节,这颗16核的7945HX可以在7L的机箱内长时间稳定输出100w功耗,这个表现也是一众迷你主机和同价位段的高性能游戏本无法完全匹配得上的。
桌面端的RTX4060 8G显卡也能给这个7L小主机提供不俗的图形性能。
双烤测试环节,这个机器可以做到100w+115w的性能释放,即CPU维持FPU 100w的功耗同时这颗RTX4060也能跑满它的额定TDP;当然由于机箱底部给显卡预留的进风空间比较有限,个人还是推荐要么加个前置的8cm风扇辅助进风,要么给这个迷你主机垫起一个小高度提升底部的显卡进风效率。
有RTX4060和这颗16核R9-7945HX处理器的配置组合下,这个机器的生产力性能也比较可观,有16个大核的7945HX,配合32GB内存,以及4060的CUDA生态加持,做做PS啦、视频剪辑啦、一些建模相关的工作啦,这个迷你主机都能比较顺利的胜任工作。
内存延迟这块,虽然我是个AMD忠实粉丝,但咱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分AMD平台一直表现平平,不过这次795S7这台机器的实测成绩,我倒是比较满意的,在5200MHz的频率下得到80ns左右的内存延迟成绩,我觉得成绩已经属于中游偏上了。
对于最近爆火的AI生态,比如说Deepseek本地部署相关的玩法,别看咱这主机小,但其实也能玩点小花样来。由于RTX4060这块显卡的显存只有8GB,所以想要部署本地超大模型并不那么现实,不过4G多容量的本地7B模型这颗4060还是能完美兼容的。
这个7B本地模型包的实际表现,个人认为让它给咱平时的生活找点小乐趣、让它帮着给家里已经上中学的孩子做些数学题啥的,还是能比较高效的输出一些内容的。
再有就是游戏表现了,这个成绩也验证了前面提到的,这个价格配上这个配置,游戏表现是优于同价位的游戏本的。
最后的总结,关于这个机器我认为它的性价比相当突出,正如上面在性能测试环节讲到的,不到3000元的板U套装,在DIY圈,确实找不到比它综合性能明显更强的处理器产品;在迷你主机圈,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显卡坞就能直接插入独显,升级扩展更方便;和笔电圈的产品相比,我这套主机的价格,就算是拿国补后价格的游戏本产品对比,咱也很难能找到一个同价位段性能可以比肩桌面端4060性能的~~
对于一些DIY玩家,尤其是热衷于装精致小巧ITX机箱的用户群,个人感觉单独购买这块BD795i SE的板U套装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小巧的尺寸、优秀的兼容性,同时板载的7945HX在100w左右的功耗区间内就有近乎比肩桌面端7950X的性能表现,且CPU端的散热不用单独置办一个尺寸非常硕大的风冷/水冷,无论是性价比还是能耗比我觉得它有表现得很好。
对于那些追求性能+性价比+小巧机身的用户群,尤其是那些想趁着现在AI热潮给家里配一台能体验AI生态、还能日常办公、休闲时光也能打个游戏的主机,铭凡795S7这套组合很值得考虑了。当然,考虑到这款机箱的拓展性不算强,所以大家可以单独选择BD795i SE主板,然后自己动手组装一台属于自己的台式机。
以上,全文完,感谢收看。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