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新一代NVIDIA显卡,NVIDIA RTX50系显卡对电源的需求相比RTX40系更高,特别是RTX5090,单路最高需要600W,所以选择能稳定供电的电源作为搭配非常重要。
本文分享和RTX50系旗舰卡适配度极高的安耐美D.F.X 1650W电源评测,包含拆解和压力测试结果,欢迎点赞收藏打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省流总结
给懒得看完的朋友做下总结:
● RTX50系显卡对电源的刚需是12V-2x6接口,并非之前的8Pin,所以建议有原生独立输出接口的ATX3.x标准电源。
● 安耐美D.F.X 1650W作为本次测试的旗舰级电源,实际供电能力(支持双路RTX5090)和安装便捷性(支持主板同步灯效)都很出色,除了售价高没啥缺点。
● 特别提醒,安耐美D.F.X整体是防拆设计,堆料的很难拆,拆解也很容易出问题,非常不建议个人拆解,有问题请联系官方售后处理。
重点提醒各位,再怎么缩预算都不要缩电源,毕竟RTX50系的供电需求是真的高,打算入手RTX5090和上双卡平台的用户,非常推荐入手安耐美D.F.X 1650W。
⏹ 参数解析
先和各位解释下为什么RTX50系显卡必须升级:
● 12V-2x6接口就算是转接也得需要三个8Pin进行转接,并不是所有ATX2.x电源都能稳定供电,所以原生有12VHPWR接口+支持PCIe5.0的ATX3.x电源变成刚需。
● ATX3.x电源其实是有区别的,看12VHPWR的供电能力,正常有450W和600W两种,RTX5090只能选600W的,RTX5080及以下型号450W也能用。
● ATX3.0和ATX3.1的标准比较好区分,之前科普过,ATX3.0标准中的部分会比ATX3.1要高一些,ATX3.1的优势则在显卡的供电稳定性上。
● 同样是12V-2x6接口,正常有150W、300W、450W和600W四种,如何选择跟着显卡需求走,预算充足直接上单路600W的型号不会错。
简单来说,如果不太清楚具体电源的实际表现,RTX5090用户建议关注12V-2x6接口的输出功率,只要是单路能600W供电即可。
回归安耐美D.F.X 1650W,简单列一下这款电源的参数:
● 安耐美D.F.X系列有1350W和1650W两款,区别在于额定电压、12VHPWR接口和部分线材,本文评测的是支持双卡的1650W款。
● 尺寸为170*150*86mm,重量为4.43KG,相对而言比较大且重,部分紧凑型机箱可能会挡其他硬件。
● 有80Plus金牌认证,结构LLC和DC+DC,单组+12V设计,固态电容和电解电容均使用全日系电容,50%负载可以提供92%的高转化效率。
● 接口全模组,包含主板接口(24Pin)*1、CPU接口(8Pin)*2、12VHPWR接口*2、PCI-E拓展接口(8Pin)*7、SATA接口*4、4Pin接口*7和灯控接口*1。
● 保护方面支持的比较多,包含过压保护、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过温度保护。
● 散热使用12cm双滚珠轴承风扇,支持智能启停,40%以下负载会保持静止状态,同时支持逆转弹尘技术,免拆解就可以实现自清洁。
● 有独立灯控按键,支持同步主板灯效,同时内置14种RGB灯效。
● 保修为三年,只换不修。
除了电源和供电线以外,安耐美D.F.X 1650W原包还有固定螺丝、黑色扎带和主板供电延长模组,完全可以做到到手即用。
⏹ 外观开箱
老样子,分为外观和拆解两部分。
1️⃣ 电源外观
安耐美D.F.X 1650W为标准ATX电源造型,尺寸非常常规,前文也提到过,建议搭配常规M-ATX或者ATX机箱,不然可能会存在尺寸兼容问题。
电源机身并不是大光板,有一层耐磨损涂层,不仅观感上看起来比较高级,同时还能防腐蚀、耐磨、抗氧化等防护作用。
安耐美D.F.X 1650W的控制按钮包含开关键和灯效控制键,短按灯效键即可切换,板载自带15种灯效,也可以接主板走主板自带灯效。
单独说一下电源接口,并不是标准的ATX三孔,正常也不会频繁拔插导致损坏就是了。
安耐美D.F.X 1650W的输出接口在参数解析中详细列出,就不再赘述了,各接口处都有英文标注,接口也是防呆的,一般不会也无法插错。
最大亮点当然是两个12VHPWR接口,线材和接口都是可以单路600W,可以轻松为两张RTX5090供电。
CPU和PCIe接口都是一样的8Pin,这种不做区分的设计最大好处是可以灵活走线,可以灵活调整暴露在外的线材长度。
安耐美D.F.X 1650W的2Pin灯控接口在输出区右上角,支持神光同步等主板灯控,不接也可以正常亮灯,只不过用的是电源自带灯效。
RGB灯区被设计在主板的侧面,实际亮度挺高的,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方向,部分机箱会挡住,建议是搭配模组化固定的机箱或者开放式机箱。
2️⃣ 内部拆解
下面进入安耐美D.F.X 1650W的拆解环节,主要展示下内部设计和用料,再次提醒各位:
● 固定螺丝的螺口有易碎标,破损后默认过保。
● 内部为防拆结构,暴力拆解可能会弄断连线。
另外固定螺丝的材质非常软,容易滑丝(我就滑了一颗),一定要拆解的话,切记注意批头型号+操作稳定性。
拆开就能看到安耐美定制的12V0.56A风扇,峰值转速为2500RPM,并且有一块麦拉片,不仅可以针对性引导风道,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入电源内部的污物。
风扇连接线接口是非常少见的5Pin接口,多出来的一针专用于监测温度,从而更好的控制风扇转速,减少运行时带来的风躁。
安耐美D.F.X 1650W的RGB灯牌被固定在风扇侧面,方便灯牌散热,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应该也能自己替换。
需要注意的是,线材基本都被扎带固定,好处是风道更合理且几乎很难出现线材损坏问题,缺点就是真的难拆。
安耐美D.F.X 1650W的舱内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眼望去就两个字“堆料”,屏蔽件和散热件真的是被堆满了。
除了两侧用于防尘防静电的麦拉片以外,重要元件几乎都用塑料做了隔离,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负载状态的供电稳定性。
通过拆解可以看到,这块使用的是日系三巨头之一的黑金刚电容,品质不用多做介绍了吧,T0级别。
除了上述的基础供电+散热两块,安耐美D.F.X 1650W的防护件也非常给力,包含各种阻断设计,极端使用环境也能保护好CPU和显卡。
⏹ 测试环境
本次使用的硬件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下。
1️⃣ 电源丨安耐美D.F.X 1650W
本文评测品,具体参数不再赘述,计划入手RTX5090的朋友推荐入手,特别是后续打算上双卡平台的环境,刚需必入。
2️⃣ 显卡丨耕升GeForce RTX 5080 炫光
本文使用的是耕升GeForce RTX 5080炫光,简单介绍下:
● 炫光定位属于中端显卡,主打的是造型好看+性价比比较高。
● 由于有着不错的散热效能,入手后有一定的手动超频空间。
重点是支持个人送保,打算升级电脑的朋友可以直接入手哈。
3️⃣ CPU丨AMD R9 9800X3D
再次提醒,抛开不同应用和游戏的差别,RTX 5080/RTX5090这个级别的显卡一定得搭配旗舰CPU,倒不是说会吕布骑狗(下限低),是真的会提升显卡表现(上限高)。
⏹ 压力测试
纸面再好也得看实际使用,双拷机一小时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 CPU和显卡均使用默认配置,CPU功耗稳定在100W左右,显卡功耗则是在300-350W中间。
● 将RTX5080功耗解锁到110%,9800X3D配置85℃的PBO预设,CPU功耗稳定在130W左右,显卡功耗稳定在400W左右。
不管是什么配置,电压从头到尾都是一条直线,完全没有波动,安耐美D.F.X 1650W完全可以承担一整套旗舰硬件的供电工作。
⏹ 体验总结
简单说一下安耐美D.F.X 1650W的安装使用体验:
● 由于是单测RGB灯板,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下安装方向,同时也需要注意机箱的兼容性。
● 线材的柔韧性非常不错,扁线设计也方便很方便,走线简单。
● 由于出色的散热系统,满载运行几乎没有噪音,就正常的风躁,拷机几乎听不到。
● 供电足够稳定,上一篇RTX5080首测也展示过,不需要担心。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私自拆解,内部元件多且复杂,有问题找官方售后处理哈。